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国公爷的小娇妻> 第15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2 / 2)

“宛姐儿,我不想嫁人了。”


陆明珠一开口就语出惊人:“但是我想生个孩子。”


江令宛大致知道陆明珠的想法了,前世她跟陆明珠认识时,已经是宁国夫人了,她们是在救济灾民捐款时认识的。


她们俩地位高,一举一动都受人瞩目,两人一个被丈夫休了,没有再嫁;一个年纪不小了,迟迟没有嫁人,而且也没有嫁人的打算。


俩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很快就成为知心好友。


陆明珠前世就想生个孩子,为此买了不少面首,江令宛还帮她挑过呢。


可惜到最后,陆明珠一个也没看上。


她觉得面首层次太低,京城长得俊美的男人又已经有家室,最后选择了放弃。


没想到这一世她这么早就萌生这个念头了,怪不得刚才她跟静昕打探生孩子的秘诀。


“那你打算找谁跟你生孩子?”


陆明珠没回答,呵呵一笑,意味深长:“你说呢?”


还能有谁,当然是凌霄啊。


江令宛不确定道:“他会同意吗?”


陆明珠下巴一扬道:“我有的是方法让他同意。”


还能是什么方法,当然是霸王硬上弓啊!


江令宛本想拦着,后来想想这事拦不住,明珠的性格就是这样,你越劝她越来劲,等她找凌霄被拒绝几次,自然会偃旗息鼓。


江令宛回到家时,已经是傍晚了,萧湛在二门处等她。


车帘被掀起,她从马车上下来,萧湛把手伸过去,要扶她。


江令宛一手拿了暖炉,把另一只手交到萧湛手心。


“当心。路滑。”萧湛稳稳扶着她,下了马车也不松手。


这般恩爱甜蜜,府中下人早已见怪不怪,何清雅抱着书,在远处站着,任雪花落了一身,一动不动。


扫雪的婆子就笑呵呵道:“我们殿下对娘娘一向是捧在手里怕冻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们头回见的时候,也像姑娘这般看呆了。呵呵,姑娘才刚来,不知道,等在府里呆久了,就习惯了。”


扫雪的婆子停下来,羡慕又慈爱地看着那对渐行渐远的身影。


男子身材高大,女子高挑玲珑,一个玄色披风,一个大红狐狸毛披风,男子撑着伞,伞却向女子那边倾斜,手也虚揽着女子,一路小心呵护。


何清雅看了良久,抱着书,朝上房去了。


她没进门,在门口把书交给柳絮:“这是娘娘要的书,送书的小竺子病了,我带他送过来。劳烦柳絮姐姐送给娘娘。”


她声音温温柔柔的,规矩守礼,双手捧着书递给柳絮。


待柳絮接了书,她福了福身:“劳烦姐姐了,如无事,我便回去了。”


她一直低眉顺眼,甚至没朝室内看一眼。


柳絮把书放在明间,打算等明天萧湛离开了,才捧进去给自家主子。


天气冷,萧湛跟江令宛吃了晚饭就在房间里待着,炕桌上放了一枝鹅黄色的腊梅,在翠绿细颈瓶中开得正好,江令宛铺了纸,对着腊梅作画。


萧湛也在旁边铺了纸作画。


江令宛画完了腊梅吐蕊图,喊萧湛:“过来点评一二,看看谁画的更好看?”


一抬头,见萧湛纸上立着一个年轻的女子。女子身穿茜红立领小袄,鬓角簪了鹅黄色的梅花,手执羊毫笔,低头作画,嘴角噙着笑,说不出来的温柔。


这不是她吗?让他一起画梅花,他倒是画起她来了。


不过萧湛画工精湛,画上的她栩栩如生,比平时更显温柔。


萧湛停了笔,含笑看着她:“花好看,画好看,你最好看。”


他把插瓶中的腊梅枝折出一截,簪在她发间,这样一来,就跟他画上的人一模一样了。


真是云鬓花颜,人比花娇。


夫妻二人对视,岁月静好,甜蜜温馨。


是夜,躺到床上,两人在被窝里说话。


“来年大比,会试依然放在二月,昨日内阁上书建议父皇选出监临官、主考官、副考官,想来明日早朝后父皇会留我说话。”


江令宛脑中闪现过前世听到的一些事:“前世科举的监临官是不是四皇子?”


她依稀有些印象,却又记不太清,毕竟前世这个时候,她已经被宁轩休弃,被江令媛关进偏僻的小院了。


萧湛显然也想到了她前世此时的遭遇,他将她搂进怀里,心疼地拍了拍她的背:“没错,按照前世的发展,此次的监临官正是四皇子。但是他没有防备,被大皇子算计了。”


“这一次,内阁举荐了两个人做监临官,一个是大皇子,一个是我。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一次,大皇子算计的目标不再是四皇子,而是我。”


“不过你放心,他不会成功的。”


萧湛在江令宛面前从不隐瞒,有是什么事都跟她说,让她心里有底。


夫妻俩有商有量的过日子,感情好得很。


江令宛也相信萧湛的能力,她会把皇子府打理得妥妥当当,让他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次日大朝会后,洪文帝留内阁阁老、礼部官员,大皇子、四皇子、萧湛在养心殿商讨来年春闱的事。


六名阁臣、三名礼部官员,一共九个人投票,从三位皇子中选出一位皇子,出任本届会试监临官。


不一会,九人写好了,交给洪文帝。


洪文帝看了投票,便笑了:“你们是商量好的吗?这投了跟没投一样。”


三位皇子,一人三票。


可不正是商量好的吗?


但大臣们岂会承认,连说这是巧合。


这三位皇子,各有优势,谁都有可能荣登大宝。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任何一位都不能得罪。


所以这几位大臣就出了这么个主意,他们公平地投票了,最后洪文帝选谁,都怪不到他们头上。


臣子们的小九九洪文帝心知肚明。


他年纪一天天上来了,皇子们大了,到立皇储的时候了,大臣们小心谨慎,他能理解。


洪文帝便把视线投到三个儿子身上:“老大,你觉得这次的监临官该由谁出任?”


大皇子不慌不忙,拱手道:“儿臣想举荐三皇弟。儿臣是长兄,若论次序,自然该儿臣最先做这个监临官,给弟弟们做个榜样。但儿臣之前没做过,抡才大典三年一次,举国瞩目,儿臣怕自己办不好出了糗,所以想让三皇弟今年先开始。他比儿臣办差的经验多,有他今年开个好头,下回儿臣就知道怎么办了。”


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洪文帝与几位大臣都微微点头。


洪文帝又问萧湛该选谁。


萧湛道:“儿臣觉得四皇弟很合适。”


洪文最后问四皇子,四皇子笑望了大皇子一眼,最后视线落在萧湛身上:“儿臣与大皇兄看法一致,想举荐三皇兄。”


两票对一票,最后这差事就落到了萧湛头上。


春闱是国之大事,洪文帝本来也意属萧湛,四皇子会举荐萧湛,他不奇怪,只是没想到大皇子这次这么懂事,也会举荐萧湛。


洪文帝心里存了个疑。表面对大皇子很满意。


“清华,你选主考官出来;副考官就由老大来选;老四,一百誊抄官,你举荐二十个。”


科举考试是收买人心、拉拢自己人极好的机会。


主考官、副考官选出来的士子,见了他们要叫一声老师,以考官的门生自居。


一届春闱下来,主考官、副考官一下子能收获上百进士门生,这些门生以后会站在自己老师派系这边,替老师效力。


而主考官也好、副考官也罢,包括阅卷官、誊抄官,只要安安稳稳把这次春闱办好,来年的官职都要升一升的。


所以,萧湛当了监临官,由他来选主考官,那主考官自然而然会站在萧湛的阵营里,主考官选出来的那些进士,自然也愿意为萧湛效力。


这便是科举的关系网了。


大皇子把这样一个收买人心的好机会推给萧湛,说他没有后招,谁信?


一出养心殿,四皇子就提醒萧湛:“大皇子怕是没安好心,你一定要注意。”


他实在是一心一意替萧湛打算。


萧湛点头,冷厉的脸孔上一派平静:“放心吧,我不会让他讨到好的。”


四皇子面上真诚,心中冷笑,我当然放心,你们鹤蚌相争,我便坐收渔翁之利。


斗吧,斗吧,你们斗得越凶,我越高兴。


转眼过了春节,离春闱开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京城各大客栈都住满了前来考试的学子。


优异者有优异者的圈子,文采一般的有文采一般的圈子。


有个浙江籍名叫张跃的白胖学子,突然频繁在两个圈子里乱窜。


他原本文采一般的纨绔子弟,此次来京城,不过就是借着参加科举的名头来京城看看有没有发财的机会而已。


刚到京城时候,他就说了,反正也考不上,不如吃好喝好玩好,想办法做一门生意,留在京城繁华之地。


可进入正月之后,他不再眠花卧柳,吃喝玩乐,突然变得勤奋起来,整日拜访学子们,到他们的房间求教,一待就是大半天。


他很虚心,拜访的都是今科热门的人选,他拿了试题,请人家帮忙做,文章做好后,他便送上一二百两银子作为教学费用。


一来二去,学子们,特别是贫困但文采斐然的学子们,都给他做过文章。


张跃就开始宣扬,说他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今科必中。


然后,他开始跟那些文采很一般,但家境富裕的学子们接触,先跟人家一次吃饭,熟悉之后,就单独私聊:“我有今科试题,并让今科热门人选做出了文章,高中的希望没有十成也有八成,文章五千两一篇,不中包退,你要吗?”


请收藏:https://m.ubiqug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