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江山为聘> 109.良辰(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9.良辰(上)(1 / 2)

.


景宣元年的秋天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一出册后风波搅乱了整个朝堂上下,连早已一定的骑射大典都被皇上改期于明年春日再行。牵扯此一事的古钦、乔博二人先后被弹劾,皇上却迟不下诏论决,而中书右相之位空缺多时,政事堂内更是美人能儹位上奏,便连古钦亦是告病在府多日以避嫌。


沈知礼与狄念大婚之日将至,皇上封赏沈府内库财器数众,又赐沈狄二人宅院与皇城以西以表殊恩,后除沈知书左赞善大夫潮安北路转运使迁沈知礼为礼部主客员外郎。


又三日,内廷忽有谕下,皇上废外朝奏议册后之权,内闱中事自此不允朝臣涉问,而嫔妃之制亦赖皇上一人独断。


一下子便令本来还沸沸扬扬的朝堂瞬时变作静水一潭,投石不闻底


正如沈知书所料,皇上挑这种时候下了这道圣谕,满朝上下虽不见有人当廷称附,却也没有那个肱股重臣上谏以示反对。


还没等朝臣们细细思量,沈知书的一封称附上意的折子便直呈而上,顿时令朝中工于揣摩上意的一干重臣们明白了过来,皇上这是意在警告当朝老臣们,皇上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内都堂内置凳听政的少年太子,而他们也休想再倚老卖老地左右皇上的心思。


一个徐亭被罢相若还不够,便再加一个悬而未决的古钦。


谁敢在这当口反对这道圣谕


而沈知书的这封折子恰为那些想附上意却不好先拜表的朝臣们开了条路,其后左丞周必跟着拜表,附沈知书之议于后,而政事堂中除了参知政事叶适以外,其余执政们纷纷拜表以示附上


御史中丞廖从宽自不必说,领着台鉴的言风一面倾倒,直称此次朝乱祸起中书,而皇上罢了外朝涉谏内闱册后之权才是正理。


自乾德二十五年八月到景宣元年十月,皇上登基不过一年又二月的功夫可将进士科改试到边路帅、漕儿司吏考铨课、从倚重新俊之臣到重编边路禁军,从罢黜老相徐亭到一改册后之制,不动声色间变使得朝堂气象翻变异新。


虽不比平王当年的狠辣冷厉让人胆颤,可皇上这不见天威龙怒却尽展手段雷霆之势的决绝才更令群臣发感到股粟。


直到此时此刻,朝臣们才真正明白,这个身上流淌着天下二位雄主骨血的年轻天子,又岂会是个守成之君而那些欲用陈条旧例束缚住皇上手脚的老臣们,势必是选错了。好在眼下醒悟,尚不算晚


景宣元年十一月初七,沈知礼与狄念的婚事按期而行,朝中那些轻薄碎浪立时便被这出隆庆大喜之事压下。京中百姓们也都乐在其中,皆道沈、狄二姓往后在朝之势更是无人可比。


而当夜皇上亲临狄府,代天家称贺于喜宴之上,则更加让人觉得沈、狄二人结姻乃是天作之合。


白日里的繁礼既毕,夜里这大张结彩的狄府新宅在宴嘞声中愈显堂皇;宴上拨挑丝竹的皆是京中来的御乐教坊,更彰皇上对这对新人的天卷隆宠。


正厅中,一个个紫额抹黄的女子持酒在侧,一张张黑漆麒麟案泛光横连,与座皆是满朝文武重臣。佳肴铺案,酒香逶地,支支喜烛红芒映得这一室微醺,景致物妙


沈知礼身为朝官,自然与一般千金闺秀不同,今夜来到大多是父亲的门生故吏、或是兄长与自己的旧友同济,因此也没什么好避嫌不见的,她自开宴之始便换了衣裙入厅来招呼宾客,全无一丝一毫的新妇羞涩之意。


狄念更不必说,与枢府、禁军中的同僚们没过多久便闹成了一片,


虽是人多事杂,但这文臣武将、老臣新俊齐聚一堂共手执酒的场面却是罕见,因时今夜来赴喜宴之人都不愿错过这难逢的好机会,交际应酬的事儿亦难免的。


满厅众人,就只有孟廷辉一人怠于周旋其间,早早就起身绕到厅外花廊间吸冷风去了。


她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快乐,就连装出快乐的样子,于她而言也甚是艰难。


若非狄念口口声声言谢于她,执意要她今过府赴宴,只怕她亦会寻个借口躲过沈知礼与狄念的这场婚礼。


请收藏:https://m.ubiqug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