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慕南枝> 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火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火苗(1 / 2)

这消息自然瞒不过赵啸。


赵啸心里窝着一团火,想着得找个办法把这件事解决了,不然金陵这边的大小官员都对这件事讳莫如深,只会越传越邪呼,越传越没有谱,只是还没有等他和身边的幕僚商量好,福建那边八百里加急,又有倭寇在海边滋事。


他没有控制住脾气,当场就把公函砸在了书案上。


李谦平定了西北,姜律在高丽开战,可能还不知道金陵这边的情况,隔三岔五就有捷报传来,虽然那些捷报在他看来不值得一提,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在赵玺看来,却是一桩桩的功勋。


这是权臣们惯在皇上面前使用的手段。


赵啸不怎么瞧得上眼,却不得不承认,最迟明年开春,姜律就能征服高丽。


不过,姜律的高丽王肯定泡汤了。


赵啸冷笑的同时,心底很是烦燥。


李谦和姜律都算雄霸一方了,他这边却状况频出,那些倭寇像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立刻长出一茬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他召了平时负责军中事物的幕僚,问平倭的策略来:“……我们现在在这里,太被动了。只能死防死守,等着倭寇来袭,得想办法打到倭寇的老巢去。你这就回福建和二爷商量商量,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必须在九月初九以前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江南这边的读书人太多,不像闽南或是北边好糊弄,有个什么事就喜欢著书立说,他现在又名不正言不顺,就算是想禁书也不能做。而且为了避嫌,有些事他不方便直接插手,他还要名声,还要在青史上留名。这也是为他为什么要重用泾阳书院的人的重要原因。


有些事让泾阳书院的人去做,有些锅也让他们去背去。


可等到实践的时候他才发现,不管是被安排管理军务的金海涛还是被安排管理政务的顾朝,从前毕竟没有太深厚的交情,了解不多,用起来很不顺手。


像金海涛,跟着他一起架空赵玺,居然还装模作样的佯做出副忠臣的样子。


赵啸想想就不由要发笑。


如果不是想着金海涛和李谦有罅隙,金海涛回北方去之后不可能有好下场,而且金海涛也明白这一点,屡次找人从中牵线想和他搭上关系,他怎么可能选择金海涛。


金海涛上了他的船时就应该有成为他屠刀的意识。


可恨他到现在还心存幻想。


他怎么可能放着这么没用的人用?


再就是顾朝那边。


他以为泾阳书院再怎么也是读书人聚集之地,有斯文败类,肯定也有铮铮铁骨,会爱惜名声,注重修养,不曾想那些人看着高官厚禄就像恶狗似的跑了过来,还一副谁拦着我我就咬谁的样子。让人看了倒尽了胃口。


派往北边的官员延后了,得到手的利益不知道会不会有变化,面对这样的一群人,顾朝是否能继续约束他们,赵啸不屑的同时既想看看顾朝的手段,也有点担心会连累他的大事。


这两件事他不尽快解决,就不可能掌握朝中的的局势,不可能真正的控制赵玺。


他得想办法平定闽南,平定那些倭寇,才能有精力和时间留在金陵和皇帝、大臣们周旋。


否则他前面的努力就很可能前功尽弃甚至是变成一场笑话。


赵啸甚至想过万一局面变得对他很不利,李谦会不会趁机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南下。


请收藏:https://m.ubiqug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