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苏厨>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兰交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兰交会(1 / 2)

,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兰交会


在兰州搞了苏油履任以来第一次文会之后,苏油陪同欧阳发等人一起来到凉州,从抓农业转到了抓工业上来。


苏油野心很大,既然宁夏三路不缺工业的基础,那就各个州都搞起来。


但是大厂,还是得依托大城市。


兰州是最好的地方,有水运之利,有陆路之利,除了金银铜,周围还有盐、铁、煤、芒硝、硅石、钾盐,有成为大工业基地的资本。


此外凉州、甘州、兴庆府,也要照此办理,而且时间还要快,为接下来的毛纺业、棉纺业、军工产业打下基础。


任务艰巨,但是并非无法完成,原因就是矿藏丰富,能源充足,牲畜繁多,人力成本极低。


在开辟好几处大金银铜矿之后,苏油开始建造凉州铁厂。


依旧用已经成熟的大平炉炼钢法,铁厂还需要配套三酸两碱工厂和水泥厂。


一座巨大的厂房已经初见规模,各种设备已经从兰州运了过来。


这些设备的运输是非常艰难的,从郑州走汴渠到黄河,转洛水到延安,然后通过陆路送到灵州再入黄河,以绕过黄河大瀑布和河套大湾。


之后转运到兰州,再上陆路送到凉州。


因此要运送大工件是不可能的,主要的东西就是仪器,刀具,还有两台最新的机床母床。


剩下的,需要在河西白手起家。


光各种图纸就运了十几大车。


只靠一个石勇是不行的,苏油还调了四通两员大将过来,苏辐和石鍮。


苏辐协助李舜举主管银行事务,石鍮和石勇负责工业基地建设。


巢谷要负责人力协调和政务协调。


苏油主管产业分布大局和后勤。


沈括万金油,哪方面需要干啥就干啥。


好在宁夏得天独厚,高无烟煤的开采也不是什么难题,连炼焦厂都可以先行省略。


加上巢谷之前备下的铁料,还有祁连山的石棉矿,石英砂,兰州第一铁厂很快就能投入使用了。


第一炉钢炼了二十四小时才出了一万斤,小打小闹,还停留在当年冶州第一炉的水平。


不过这批钢材的钢质极好,比西夏原来的青锋钢还要好。


当年大宋工业开始展布,四通在全天下选矿的时候,只有西夏的煤矿铁矿最优良,当时是气得赵顼摔了东西的。


听说苏油在西夏开始用新法炼钢了,赵顼要求一定要将钢材送到汴京城给他看一看。


苏油当然不会这么没水平,于是按照天方大马士革刀的样式,加上于阗商人送来的和田白玉,加上宁夏本地的金银,给赵顼打造了两柄黑汗风格的骑刀和一柄汉剑。


玉装剑,那就是装逼用的,但是赵顼很喜欢。


六月,甲寅,监修国史王珪,上《两朝正史》一百二十卷。


元丰改制前,大宋次相,兼职兼修国史。


这是王珪履任首相后交卸工作成果。


这本来比《仁英实录》记载的历史资料要多很多,但是书中假托仁宗诏旨,非寇准而是丁谓,时以为讥。


乙卯,苏油录河西诸先儒后人姓名以进,考其文字,授为州学学正。


并奏成立兰州理工学院,重修兴州文庙,增加学宫。


诏从之。


丙辰,诏:“自今事不以大小,并中书省取旨,门下省覆奏,尚书省施行。


三省同得旨事,更不带三省字行出。”


是日,蔡京上奏,中书省独取旨,事体太重。


赵顼下诏:“三省体均,中书揆而议之,门下审而覆之,尚书承而行之;


苟有不当,自可论奏,不当缘此以乱体统也。”


之前的官制虽仿旧三省之名,但是中书、门下、尚书,都可以取旨出命,造成了一些混乱。


请收藏:https://m.ubiqug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