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2节(2 / 2)

如今这些封赏圣旨的到来,代表新帝铭记他们的功绩,彰显他们的功劳。


士兵将领驻守边疆,竖起抵抗外敌的坚固屏障,以性命报国朝。国朝百姓无恙,国君铭记于心,明了士兵将领抵抗和付出是值得的。


某种意义上来,这也体现了君恩将心。


得知自己被封为雁西兵马大总管,统领雁西卫和剑南卫后,穆太澄的心没有什么激动。


雁西卫大将军和雁西兵马大总管,对他来都是名号而已。


其实,随着袁震率兵离开剑南卫,剑南卫实际上也归属于雁西卫了。


经历过雁州大战之后,在断了一臂和痛失爱女之后,他所想的也和关寒松一样,那就是提早致仕。


随着先帝的驾崩,其实他们这些先帝的臣子也应该落幕了。


因此,在接过这道封赏旨意之后,他的内心很平静。


但是,当他得知自己女儿穆谊被封为巾帼大将军之后,忍不住老泪纵横。


他的女儿,他的年年……


她自就在军中,在军中长大,继承了他的所有的理念,最后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为了守护国朝和百姓,战死在雁州大战中,最后还身首异处。


作为一个大将军,属下的战死让他如失左臂右膀;作为一个父亲,自己最疼爱的女儿战死,那就等于剜了他的心。


这种悲痛,如何言?


但是他能理解年年的选择,她在战死的那一刻,必定是勇猛的无憾的,这一道封赏的圣旨,会让她名留青史,对得起她的牺牲。


如此,他应该感到骄傲。


可是,不管是悲痛还是骄傲,他的女儿,他的年年都已经不在。


所幸,如今国朝大定,心底登基,第一时间送来了这封赏旨意,证明皇上心中是有国朝有士兵的。


如果见到这道旨意,年年在九泉之下也会含笑吧?


他一手举高手中的圣旨,身子却深深伏在地上,声音响如雷霆“臣谢主隆恩,愿我朝山河无恙,百姓永宁!”


他替女儿接下圣旨,跪这山河无恙,跪这百姓永宁!


在大安新帝登基昭告下的同时,在遥远的大雍都城,庆伯率领着缇骑,历尽万千辛苦终于生擒陆太后,正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兆。


第1612章 番外二 陆太后(一)


陆太后和正景帝集结五十万大军入侵大安,这是被迫无奈的孤注一掷,同样也是心存侥幸的奋力还击。


这样的出兵人数,是倾大雍朝之力,成败在此一举。


胜了,那么大雍朝就可以恢复往日的荣光;败了,那么原本就不断衰退削弱的大雍朝就会遭遇灭国的危机。


这样出兵的决定,换作任何一个帝王,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是慎之又慎的事情。


毕竟,一个国朝的创立,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代人的心血,而且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想当初大雍立国,也是经历过无数艰苦困难才能够得成的。


若是大雍的开国皇帝知道陆太后和正景帝作了这样的出兵决定,怕是会恨得从大雍皇陵里面跳出来。


只不过,当初汪印他们在大雍皇陵里面躲了那么久,还能安然无恙,可见大雍皇陵的先辈们,当然没能够阻止陆太后和正景帝。


陆太后和正景帝斗了那么多年,彼此有起有伏,但是在对付大安朝这一件事上,却奇异地达成了一致。


陆太后对汪印及大安朝深恶痛绝,正景帝同样如此。


这两个人恨不得大雍铁骑马上踏破大安朝,将大安疆土并入大雍的版图,届时不管是汪印还是其他人,都将是大雍朝的鱼肉,任由他们宰杀砍打。


这是他们想象的情景,并且他们相信这个想象必将会化为现实。


因为,在他们看来,此时出兵,天时地利人和都齐了。


如今的大安朝,一国之君永昭帝突然驾崩,大安朝因此而动乱,这便是天时。


韦皇后只知道夺权,本来可以平息军中的汪印被驱逐出京兆,如今不知所终。


就算大雍国力削弱,但也比混乱动荡的大安朝好得多,这便是人和。


至于地利……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再加上先前大安朝军中有人出卖机密,因此大雍将大安朝的暗探都连根拔了起来,大安朝成为了睁眼瞎。


他们集结大军的消息将会被瞒得严严实实的,大安朝根本无暇顾及到国朝他们的情况, 怕是大军压境了,大安朝才能知道。


如此一来,他们就占有先机了。


天时地利人和皆占,而且还占有先机,这对大雍朝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个机会转瞬即逝,一旦大安朝的夺嫡之争平息下来,想要在无声无息的入侵那就不容易了。


此外,陆太后还有最后一个底牌。


那就是还有同盟的势力!


同盟的人对她说,大安的邵世善必定会尽可能扰乱大安朝的局势,会拖住大安增发援兵速度。


请收藏:https://m.ubiqug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